當前,我國專用設備行業發展較為平穩,經濟增幅亦處在合理區間,但面對復雜多變的國際市場,我國專用設備行業發展中一些長期積累的矛盾也日漸凸顯出來,成為行業走向可持續發展之路的屏障,亟待解決。
縱觀我國專用設備市場,在近幾年的發展中,行業雖不乏優勢企業的注入,但就行業整體結構而言,仍存在低端擁擠、高端冷清的結構漏洞。基于此,我國專用設備行業必須加快長期單一發展模式的轉變,以積極的技術升級與創新,實現行業整體水平的提升,打破現有尷尬。
表:2014年1-3月我國專用設備制造業企業數量前十地區(單位:億元)
(注:共11個省(市),湖北省與陜西省企業數量相同)
從上表中不難看出,截止到2014年3月份,我國專用設備制造業累計企業數達1505個,其中江蘇省企業數300個,占全國總數的19.93%。2014年1-3月,行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達918.62億元,同比增長16.1%;實現利潤總額54.14億元,同比增長20.9%;虧損企業虧損額達8.29億元,同比增長3.2個百分點。
從主營業務收入與利潤總額實現情況進行分析,2014年1-3月山東省專用設備制造業的主營業務收入與利潤總額均居首位(針對上表中的地區);緊隨其后的是江蘇省,其主營業務收入與利潤總額分別為131.18億元與6.97億元,同比增速分別為17.6%與19.9%。從虧損企業虧損額情況進行分析,2014年一季度,企業虧損現象較為嚴重的是江蘇省的2.01億元,同比增長了31.1%。此外,遼寧省與陜西省的企業虧損現象也較為嚴重。
綜上分析,我國專用設備制造業要想實現總體水平的提升,可利用區域帶動的優勢,以優勢資源的整合加速行業結構的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