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近年來國際橡膠機械商場慘淡,但受子午線輪胎開展強勁帶動,我國橡膠機械職業迅猛開展。專家猜測,未來幾年內我國將成為國際橡膠機械制作中心。但與此同時,橡機進出口逆差巨大,外貿局勢不容樂觀。
現在全球橡膠機械制作商共800余家,而我國已超越300家,占三分之一以上。2003年我國橡機出售額43.5億元人民幣,合5.5億美元,占國際橡機出售份額的22.5%~27.5%;本年我國橡機總產值估計將達55億元人民幣,合6.7億美元,所占份額將升至25%~33%。橡機大國位置現已奠定。
現在,我國已構成類別徹底的塑膠制品機械系統,基本能滿意國內橡膠工業開展需要。如在通用煉膠設備方面,除超大標準密煉機外,其它設備基本以國產為主;全鋼胎成型機國產化率已達90%以上,半鋼胎挨近100%;國產硫化機已徹底替代進口,并已成為國際最大的機械式硫化機供貨商;橡膠制品設備中,除高級設備部分依靠進口外,其他已國產化。
另據了解,2003~2005年,國內全鋼載重子午胎新增產能將在1500萬套以上,共需硅膠混煉膠機械出資75億元人民幣;2004~2006年,半鋼子午胎新增產能在6000萬套以上,需橡膠機械出資約60億-72億元人民幣。這表明我國橡機商場開展空間仍然巨大。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我國橡機職業開展迅速并已成為國際橡機生產和消費大國,但橡機進出口局勢不容樂觀,貿易逆差巨大。據統計,2002年和2003年橡機出口分別為2000萬和3500萬美元,而進口卻都高達4.5億美元。這一現象已引起業界高度重視。此次會議上,專家和制作企業一起對此進行了深化研討,尋求解決方案,以加速我國由國際橡機大國向強國跨進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