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全球主要車市低迷、2020年疫情暴發、2021年芯片荒加劇……在全球汽車行業“黑天鵝”接連出現時,汽車輪胎領域出現了一系列的超級大并購。
固特異輪胎橡膠公司與固鉑輪胎橡膠公司宣布,雙方已達成最終交易協議,固特異將以約2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62億元)的估值對固鉑進行收購。
米其林以14.5億美元(約合96.7億人民幣)收購了加拿大知名輪胎越野輪胎和橡膠履帶生產商CAMSO(卡摩速)集團,并計劃與自己的OTR輪胎業務合并,總部設在魁北克,據了解,CAMSO每年可為米其林增加至少10億美元的銷售額。
美國輪胎分銷商公司(ATD)已達成協議,將其加拿大子公司國際輪胎經銷商(NTD)出售給加拿大批發商Groupe Touchette公司。收購預計將于2022年第四季度完成,但必須通過加拿大監管許可。收購金額尚未披露,但預計,收購金額可能在數十億人民幣左右。
來自日本的普利司通(石橋/Bridgestone)輪胎株式會社以2.6億美元購并了全球領先的美國輪胎企業凡士通(Firestone)。
青島雙星與韓國產業銀行(KDB)在韓國首爾完成錦湖輪胎股權的交割,雙星以約39億人民幣持有錦湖輪胎45%股權,正式成為其控股股東。
中國化工斥資約77億美元收購了倍耐力的輪胎業務,收購倍耐力之后,中國化工運用倍耐力的技術和管理來整合其中國橡膠下屬的輪胎業務
這些輪胎行業超級收購背后的真相又是什么?
最終這些“收購方”和“被收購方”又會走向何方?
01
向上兼并一年
業績多了30億
我們先來看一組數據。在2021年的75強排名中,該輪胎企業的總業績為114.4億美元(805.72億人民幣);在經過了收購之后,2022年同樣的排名中,這家輪胎輪胎企業的業績達到了149.17億美元(1050.60億人民幣),銷售增長幅度達到了30%,銷售額實際增長34.77億美元(244.89億人民幣)。
我們再來看另一組數據。2020年,其與排名在其后的另一家輪胎企業的銷售額相差僅為1.65億美元(11.62億人民幣),以“秋毫之末”的差距保持住了自己的排名;但是在完成收購后的2021年,其與同一家輪胎企業的銷售額差距擴大了近1倍,業績遙遙領先于競爭對手。
同樣,與其排名之前的輪胎企業對比,銷售額差距也縮小了三成??梢哉f2021年的這次收購對于這家輪胎企業來說,是一門只賺不賠的生意——畢竟當年的收購費只有25億美元!
即使不用明確提及名字,通過幾組數據,輪胎圈子人也能大致想到是哪家輪胎制造商——輪胎企業三巨頭之一的固特異!
02
業績大幅增加
一統北美市場
2021年6月7日,固特異完成了對固鉑的收購。而正是因為這場前三強與前20強(2021年)的“強強聯合”讓固特異在2021年享盡了春風得意——據其2021年財報顯示,固特異在完成收購后,不僅全年銷售額大漲了4成以上,達到了175億美元(1232.52億人民幣)。
同時,在收購完成之后,固特異通過其零售和商業網點,分銷固鉑輪胎產品;并通過固鉑商用卡車胎系列拓展新客戶,實現了銷售額和銷量上的雙贏。輪胎銷量更是上漲了3成以上,達到1.693億條!
從岌岌可危的“前三之位”保衛戰,到在銷售額、銷量實現了大幅度躍升。固特異通過對固鉑的收購,不僅實現了“業績的自救”和“排位的自保”;還通過收購在最短時間實現了一統北美輪胎市場的目標。不得不說,對固鉑的收購是幫助固特異實現了“1+1>2”的效果!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固特異并未滿足于當下的“財富增長”,實際上,為了保持更高的運營效率,在時隔1年零3個月后,固特異開始拿固鉑開刀,實施自己的“瘦身增利”計劃!
03
業務大整合
動刀新格局
自今年下半年開始,為了協同增效計劃、實現成本和現金合理化支付估算,固特異便開始了對固鉑大刀闊斧地“剪裁”。
首先別下手的就是固鉑的輪胎供應鏈。在今年第二季度的財報中,將計劃關閉其認為“多余”的美洲庫珀輪胎倉庫配送中心,并作為其整合固鉑輪胎的一部分。
其次被波及的就是固鉑的輪胎產能。即使是高端輪胎產能,也未能逃過固特異的整合計劃。2022年10月中旬,固特異宣布,由于當前的商業環境對于產能的挑戰越來越大,因此其將于2023年年底前關閉固鉑輪胎位于英國梅爾克舍姆的Cooper Tire摩托車輪胎生產工廠。而供應鏈和產能的削減關停,即將導致了固鉑近千名員工失業。
據統計,固鉑輪胎因倉庫配送中心的調整和在梅爾克舍姆工廠的產能調整,預計將有約840名員工將收到影響,這其中還包括了一定數量的“管理人員”。
對于此次調整,固特異是錨定了2023年初實現整合的“全部價值”這一目標。據悉,很快固特異和庫珀經銷商就可以“獲得單一的操作系統、聯合的銷售團隊以及綜合的品牌和產品組合”,而這種精簡后的經營策略也將繼續助力固特異的銷售登上新的臺階。
04
一方看中配送中心
另一方為提高供應鏈效率
Groupe Touchette是加拿大最大的輪胎分銷商之一,已有40多年的歷史。目前,Groupe Touchette擁有1000多名員工,在加拿大各地設有20多個配送中心,為汽車制造商、汽車經銷商和獨立輪胎零售商提供服務。
ATD是全球最大的美國獨立輪胎經銷商,擁有130多個配送中心,包括加拿大NTD子公司的26個配送中心。目前,該公司僅在其配送中心網絡就擁有約5000名員工。
本次收購,讓Groupe Touchette獲得NTD的26個輪胎配送中心,將服務于加拿大各地的所有主要制造商和供應客戶。
同時作為協議的一部分,ATD將向Groupe Touchette提供其專有的大力士(Hercules)和鐵人(Ironman)品牌輪胎,并將其分析軟件和生產力工具提供給Groupe Touchette的網絡,這些都是ATD的核心業務。
本次收購后,ATD基本不再為加拿大市場提供服務,而是專注于美國市場。
Groupe Touchette表示,收購將增強其為客戶和業務合作伙伴提供服務的能力,增加庫存能力,并為加拿大消費者提供更多選擇。
ATD表示,該交易為ATD提供了資源和靈活性,推動戰略發展,提高供應鏈效率并減少排放。
05
輪胎企業收購
1+1>2?
可以肯定的說,輪胎企業間的“兼并重組”幾乎無一例外的都給企業帶來了快速而有效的升級。
普利司通于上世紀收購凡世通后一舉躍升成為行業頂級巨頭;
米其林收購百路馳,實現了產品矩陣的再升級;
德國馬牌收購了將軍輪胎;
中國化工收購倍耐力;
中策橡膠收購天津聯合;
青島雙星收購錦湖輪胎;
優科豪馬通過收購特瑞堡車輪系統業務,增強了非公路輪胎領域的實力,并在今年前三季度實現了該業務板塊營業收入和營業利潤的雙雙大幅上漲!
對于許多外資輪胎企業來說,收購是實現利益飛升的最有效,同時也是最快速的成長模式之一。因此在海外輪胎企業之間,“兼容并購”幾乎成為了一種趨勢。但是這樣的趨勢卻很少發生在國內輪胎企業身上。
尾聲
在國內,輪胎企業更愿意“自力更生”——通過擴大產能和增加自有品牌產品矩陣來實現對業績和企業規模的擴張,不過速度相對于收購和并購來說顯然是要慢上一些。
之所以國內企業更愿意通過自行升級的方式逐步擴大業績,其中主要原因或許與各企業“年紀”相關??v觀數十家頭部輪胎企業,企業發展超過60年的寥寥無幾,也正因如此,多數國內輪胎企業還處于旺盛的發展時期,憑借自己的力量依舊可以創造出無數的可能性!
就像是2022年全球75強榜單中的中策橡膠和賽輪輪胎,憑借在產能和產品性能上的不斷突破,實現了排名上的“更上一層樓”。
同時,我們注意到跨行業的購并也層出不窮。輪胎企業收購渠道,收購原材料供應商,購并設備工具企業,收購數字企業,購并科技企業,甚至有的輪胎企業直接收購用戶不斷發生,未來的跨行業收購會愈演愈烈,變得很有意思。
文章來源: 輪胎商業,車轅車轍網,中國汽車報
固特異輪胎橡膠公司與固鉑輪胎橡膠公司宣布,雙方已達成最終交易協議,固特異將以約2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62億元)的估值對固鉑進行收購。
米其林以14.5億美元(約合96.7億人民幣)收購了加拿大知名輪胎越野輪胎和橡膠履帶生產商CAMSO(卡摩速)集團,并計劃與自己的OTR輪胎業務合并,總部設在魁北克,據了解,CAMSO每年可為米其林增加至少10億美元的銷售額。
美國輪胎分銷商公司(ATD)已達成協議,將其加拿大子公司國際輪胎經銷商(NTD)出售給加拿大批發商Groupe Touchette公司。收購預計將于2022年第四季度完成,但必須通過加拿大監管許可。收購金額尚未披露,但預計,收購金額可能在數十億人民幣左右。
來自日本的普利司通(石橋/Bridgestone)輪胎株式會社以2.6億美元購并了全球領先的美國輪胎企業凡士通(Firestone)。
青島雙星與韓國產業銀行(KDB)在韓國首爾完成錦湖輪胎股權的交割,雙星以約39億人民幣持有錦湖輪胎45%股權,正式成為其控股股東。
中國化工斥資約77億美元收購了倍耐力的輪胎業務,收購倍耐力之后,中國化工運用倍耐力的技術和管理來整合其中國橡膠下屬的輪胎業務
這些輪胎行業超級收購背后的真相又是什么?
最終這些“收購方”和“被收購方”又會走向何方?
01
向上兼并一年
業績多了30億
我們先來看一組數據。在2021年的75強排名中,該輪胎企業的總業績為114.4億美元(805.72億人民幣);在經過了收購之后,2022年同樣的排名中,這家輪胎輪胎企業的業績達到了149.17億美元(1050.60億人民幣),銷售增長幅度達到了30%,銷售額實際增長34.77億美元(244.89億人民幣)。
我們再來看另一組數據。2020年,其與排名在其后的另一家輪胎企業的銷售額相差僅為1.65億美元(11.62億人民幣),以“秋毫之末”的差距保持住了自己的排名;但是在完成收購后的2021年,其與同一家輪胎企業的銷售額差距擴大了近1倍,業績遙遙領先于競爭對手。
同樣,與其排名之前的輪胎企業對比,銷售額差距也縮小了三成??梢哉f2021年的這次收購對于這家輪胎企業來說,是一門只賺不賠的生意——畢竟當年的收購費只有25億美元!
即使不用明確提及名字,通過幾組數據,輪胎圈子人也能大致想到是哪家輪胎制造商——輪胎企業三巨頭之一的固特異!
02
業績大幅增加
一統北美市場
2021年6月7日,固特異完成了對固鉑的收購。而正是因為這場前三強與前20強(2021年)的“強強聯合”讓固特異在2021年享盡了春風得意——據其2021年財報顯示,固特異在完成收購后,不僅全年銷售額大漲了4成以上,達到了175億美元(1232.52億人民幣)。
同時,在收購完成之后,固特異通過其零售和商業網點,分銷固鉑輪胎產品;并通過固鉑商用卡車胎系列拓展新客戶,實現了銷售額和銷量上的雙贏。輪胎銷量更是上漲了3成以上,達到1.693億條!
從岌岌可危的“前三之位”保衛戰,到在銷售額、銷量實現了大幅度躍升。固特異通過對固鉑的收購,不僅實現了“業績的自救”和“排位的自保”;還通過收購在最短時間實現了一統北美輪胎市場的目標。不得不說,對固鉑的收購是幫助固特異實現了“1+1>2”的效果!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固特異并未滿足于當下的“財富增長”,實際上,為了保持更高的運營效率,在時隔1年零3個月后,固特異開始拿固鉑開刀,實施自己的“瘦身增利”計劃!
03
業務大整合
動刀新格局
自今年下半年開始,為了協同增效計劃、實現成本和現金合理化支付估算,固特異便開始了對固鉑大刀闊斧地“剪裁”。
首先別下手的就是固鉑的輪胎供應鏈。在今年第二季度的財報中,將計劃關閉其認為“多余”的美洲庫珀輪胎倉庫配送中心,并作為其整合固鉑輪胎的一部分。
其次被波及的就是固鉑的輪胎產能。即使是高端輪胎產能,也未能逃過固特異的整合計劃。2022年10月中旬,固特異宣布,由于當前的商業環境對于產能的挑戰越來越大,因此其將于2023年年底前關閉固鉑輪胎位于英國梅爾克舍姆的Cooper Tire摩托車輪胎生產工廠。而供應鏈和產能的削減關停,即將導致了固鉑近千名員工失業。
據統計,固鉑輪胎因倉庫配送中心的調整和在梅爾克舍姆工廠的產能調整,預計將有約840名員工將收到影響,這其中還包括了一定數量的“管理人員”。
對于此次調整,固特異是錨定了2023年初實現整合的“全部價值”這一目標。據悉,很快固特異和庫珀經銷商就可以“獲得單一的操作系統、聯合的銷售團隊以及綜合的品牌和產品組合”,而這種精簡后的經營策略也將繼續助力固特異的銷售登上新的臺階。
04
一方看中配送中心
另一方為提高供應鏈效率
Groupe Touchette是加拿大最大的輪胎分銷商之一,已有40多年的歷史。目前,Groupe Touchette擁有1000多名員工,在加拿大各地設有20多個配送中心,為汽車制造商、汽車經銷商和獨立輪胎零售商提供服務。
ATD是全球最大的美國獨立輪胎經銷商,擁有130多個配送中心,包括加拿大NTD子公司的26個配送中心。目前,該公司僅在其配送中心網絡就擁有約5000名員工。
本次收購,讓Groupe Touchette獲得NTD的26個輪胎配送中心,將服務于加拿大各地的所有主要制造商和供應客戶。
同時作為協議的一部分,ATD將向Groupe Touchette提供其專有的大力士(Hercules)和鐵人(Ironman)品牌輪胎,并將其分析軟件和生產力工具提供給Groupe Touchette的網絡,這些都是ATD的核心業務。
本次收購后,ATD基本不再為加拿大市場提供服務,而是專注于美國市場。
Groupe Touchette表示,收購將增強其為客戶和業務合作伙伴提供服務的能力,增加庫存能力,并為加拿大消費者提供更多選擇。
ATD表示,該交易為ATD提供了資源和靈活性,推動戰略發展,提高供應鏈效率并減少排放。
05
輪胎企業收購
1+1>2?
可以肯定的說,輪胎企業間的“兼并重組”幾乎無一例外的都給企業帶來了快速而有效的升級。
普利司通于上世紀收購凡世通后一舉躍升成為行業頂級巨頭;
米其林收購百路馳,實現了產品矩陣的再升級;
德國馬牌收購了將軍輪胎;
中國化工收購倍耐力;
中策橡膠收購天津聯合;
青島雙星收購錦湖輪胎;
優科豪馬通過收購特瑞堡車輪系統業務,增強了非公路輪胎領域的實力,并在今年前三季度實現了該業務板塊營業收入和營業利潤的雙雙大幅上漲!
對于許多外資輪胎企業來說,收購是實現利益飛升的最有效,同時也是最快速的成長模式之一。因此在海外輪胎企業之間,“兼容并購”幾乎成為了一種趨勢。但是這樣的趨勢卻很少發生在國內輪胎企業身上。
尾聲
在國內,輪胎企業更愿意“自力更生”——通過擴大產能和增加自有品牌產品矩陣來實現對業績和企業規模的擴張,不過速度相對于收購和并購來說顯然是要慢上一些。
之所以國內企業更愿意通過自行升級的方式逐步擴大業績,其中主要原因或許與各企業“年紀”相關??v觀數十家頭部輪胎企業,企業發展超過60年的寥寥無幾,也正因如此,多數國內輪胎企業還處于旺盛的發展時期,憑借自己的力量依舊可以創造出無數的可能性!
就像是2022年全球75強榜單中的中策橡膠和賽輪輪胎,憑借在產能和產品性能上的不斷突破,實現了排名上的“更上一層樓”。
同時,我們注意到跨行業的購并也層出不窮。輪胎企業收購渠道,收購原材料供應商,購并設備工具企業,收購數字企業,購并科技企業,甚至有的輪胎企業直接收購用戶不斷發生,未來的跨行業收購會愈演愈烈,變得很有意思。
文章來源: 輪胎商業,車轅車轍網,中國汽車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