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橡膠機械網 袁仲雪,男,山東青島人,1955年5月出生,中共黨員,工程技術應用研究員,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國家橡膠與輪胎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輪胎先進裝備與關鍵材料國家工程實驗室副主任、軟控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現擔任全國人大代表、全國工商聯常委、中國橡膠工業協會高級副會長、山東省工商聯副主席、中國輪胎翻修與循環利用協會執行副會長、國家化工行業生產力促進中心子午胎先進制造技術與裝備分中心主任。曾榮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優秀建設者”、“全國石油和化學工業勞動模范”、“全國橡塑行業突出貢獻者”、“山東省中青年突出貢獻專家”、“山東省富民興魯勞動獎章”、“青島市專業技術拔尖人才”等榮譽稱號。
一、投身科研一線,引領行業技術創新
作為我國橡膠輪胎行業技術創新的推動者和領軍者,袁仲雪同志始終堅持在科研一線,在行業高新技術研發、實驗室綜合建設管理、科技項目協同實施等方面做出了卓越貢獻,取得了突出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袁仲雪先后組織參與制定國家及行業標準12項,獲知識產權37項、國家及省部級科技獎勵9項。2005年,他率隊研制的《高精度自動物料輸送稱量配料系統研發及產業化應用》項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此外,袁仲雪還曾先后榮獲中國石油與化學聯合會科技進步一、二等獎各1項,山東省科技進步一、二等獎各1項,青島市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三等獎1項。2013年12月,袁仲雪榮獲青島市科學技術最高獎。
袁仲雪同志十多年來一直致力于橡膠與輪胎裝備技術的研發與創新,堅持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在他的帶領下,一大批科研人員積極開展重大裝備技術研發、行業工程軟件開發、智能輪胎生產技術創新等工作,在數字化輪胎全系列成套裝備技術、輪胎全生命周期MES信息管理系統、綠色輪胎制造關鍵技術以及RFID智能輪胎關鍵技術等方面填補了多項國內空白。
其中,袁仲雪率隊開發的數字化輪胎成套裝備技術,實現了輪胎生產所需的重大裝備的國產化,大大降低了輪胎行業的生產成本,使中國橡膠輪胎工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徹底告別了手搬肩扛的落后生產方式,生產工藝及產品質量等都有了質的飛躍;他帶領研發團隊歷時十年研制的輪胎全生命周期MES信息管理系統,被譽為輪胎企業的“windows”,使中國橡膠輪胎行業的信息化應用水平至少提前了5年,有效解決了輪胎行業底層控制系統與上層管理系統信息脫節的問題,實現了輪胎行業全產業鏈的信息化管理;他率隊研發的RFID電子標簽的封裝與植入技術屬國際領先,該技術可實現對輪胎全生命周期--從生產、倉儲、物流、銷售、使用到翻新各個環節的數據可追溯。
二、構建最高科研平臺,助推行業升級發展
袁仲雪同志在橡膠輪胎行業的科研和工作經歷,使他深刻認識到基礎研究和技術創新在行業發展中的重要作用,他心系全行業,積極推動構建行業科研平臺。2009年,在袁仲雪的推動下,國家橡膠與輪胎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經國家科技部批準成立,該中心是主要面向橡膠與輪胎行業,開放的、中國惟一的、行業最高技術研發與創新管理平臺,主要圍繞高性能子午線輪胎研發與制造、數字化輪胎成套裝備與系統、橡膠新材料開發及生產等共性、關鍵技術,開展技術研發與產業化研究。
國家橡膠與輪胎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在袁仲雪的帶領下,以推動橡膠工業整體升級發展為使命,確立了以產學研用融合為基礎、以全產業鏈發展為模式的戰略路徑,致力于打造世界最有競爭力的橡膠輪胎產業鏈和世界最高技術研發平臺。目前已成功構建起從信息軟件、硬件裝備制造、生產工藝再到輪胎產品生產、國際物流營銷網絡與廢舊輪胎循環利用的完整產業鏈條,同時圍繞著橡膠與輪胎產業鏈部署了一條從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到技術開發、成果轉化再到產業化示范的創新鏈,并圍繞創新鏈不斷完善資金鏈,實現了以科技創新驅動行業持續健康發展的目標。
在袁仲雪同志的號召與引領下,國家橡膠與輪胎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目前已匯聚了國內橡膠與輪胎行業半數以上的專家,建立起以企業為主體、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的科技創新體系,形成了3000余人的專業研發隊伍,主持和參與起草了國家、行業標準103項,擁有專利、軟件著作權720余項,其中發明專利184項;承擔國家級科研項目逾200項,承建國家、省、市級重點實驗室18個。同時,還建起了國家級的國際聯合研究中心,積極探索“項目--人才--基地”相結合的國際科技合作新模式,并在多個國家和地區設立分支研發機構,使國家橡膠與輪胎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往技術領先、人才聚集、示范引領的國際化平臺方向發展。
2013年,國家橡膠與輪胎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被科技部確定為全國唯一的發展模式創新試點,在袁仲雪的推動下,該中心目前正組織行業骨干企業和重點科研院所圍繞重大共性關鍵技術進行聯合攻關,持續加強行業服務和開放共享,引導全產業鏈協同創新,發揮行業龍頭作用,推動行業升級發展。
三、創新科研管理機制,成就輪胎強國夢
平臺搭建起來后,袁仲雪確立了以市場為導向的研發資金調配機制和能充分調動積極性的利益分配體制機制,從根本上保證了科技人員研發創新的積極性;與此同時,袁仲雪還提出了“為創新失敗埋單”的文化理念,努力營造科學民主、寬松包容的技術創新氛圍,使科研技術人員沒有任何顧慮,輕裝上陣。
在袁仲雪的帶領下,國家橡膠與輪胎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的創新精神和創新活力無處不在,技術突破和創新成果層出不窮。始終把自己定義為科研一線人員的袁仲雪堅信:中國下一輪經濟的發展要靠科技剛性需求的拉動,需要深厚的基礎研究和大系統、大集成、大數據、大協同的創新模式。袁仲雪和他所引領的國家橡膠與輪胎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一定會肩負起橡膠輪胎強國的歷史重任,勵精圖治,爭取建黨100周年之際,使中國的橡膠輪胎行業躍居世界前列。

作為我國橡膠輪胎行業技術創新的推動者和領軍者,袁仲雪同志始終堅持在科研一線,在行業高新技術研發、實驗室綜合建設管理、科技項目協同實施等方面做出了卓越貢獻,取得了突出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袁仲雪先后組織參與制定國家及行業標準12項,獲知識產權37項、國家及省部級科技獎勵9項。2005年,他率隊研制的《高精度自動物料輸送稱量配料系統研發及產業化應用》項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此外,袁仲雪還曾先后榮獲中國石油與化學聯合會科技進步一、二等獎各1項,山東省科技進步一、二等獎各1項,青島市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三等獎1項。2013年12月,袁仲雪榮獲青島市科學技術最高獎。
袁仲雪同志十多年來一直致力于橡膠與輪胎裝備技術的研發與創新,堅持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在他的帶領下,一大批科研人員積極開展重大裝備技術研發、行業工程軟件開發、智能輪胎生產技術創新等工作,在數字化輪胎全系列成套裝備技術、輪胎全生命周期MES信息管理系統、綠色輪胎制造關鍵技術以及RFID智能輪胎關鍵技術等方面填補了多項國內空白。
其中,袁仲雪率隊開發的數字化輪胎成套裝備技術,實現了輪胎生產所需的重大裝備的國產化,大大降低了輪胎行業的生產成本,使中國橡膠輪胎工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徹底告別了手搬肩扛的落后生產方式,生產工藝及產品質量等都有了質的飛躍;他帶領研發團隊歷時十年研制的輪胎全生命周期MES信息管理系統,被譽為輪胎企業的“windows”,使中國橡膠輪胎行業的信息化應用水平至少提前了5年,有效解決了輪胎行業底層控制系統與上層管理系統信息脫節的問題,實現了輪胎行業全產業鏈的信息化管理;他率隊研發的RFID電子標簽的封裝與植入技術屬國際領先,該技術可實現對輪胎全生命周期--從生產、倉儲、物流、銷售、使用到翻新各個環節的數據可追溯。
二、構建最高科研平臺,助推行業升級發展
袁仲雪同志在橡膠輪胎行業的科研和工作經歷,使他深刻認識到基礎研究和技術創新在行業發展中的重要作用,他心系全行業,積極推動構建行業科研平臺。2009年,在袁仲雪的推動下,國家橡膠與輪胎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經國家科技部批準成立,該中心是主要面向橡膠與輪胎行業,開放的、中國惟一的、行業最高技術研發與創新管理平臺,主要圍繞高性能子午線輪胎研發與制造、數字化輪胎成套裝備與系統、橡膠新材料開發及生產等共性、關鍵技術,開展技術研發與產業化研究。
國家橡膠與輪胎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在袁仲雪的帶領下,以推動橡膠工業整體升級發展為使命,確立了以產學研用融合為基礎、以全產業鏈發展為模式的戰略路徑,致力于打造世界最有競爭力的橡膠輪胎產業鏈和世界最高技術研發平臺。目前已成功構建起從信息軟件、硬件裝備制造、生產工藝再到輪胎產品生產、國際物流營銷網絡與廢舊輪胎循環利用的完整產業鏈條,同時圍繞著橡膠與輪胎產業鏈部署了一條從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到技術開發、成果轉化再到產業化示范的創新鏈,并圍繞創新鏈不斷完善資金鏈,實現了以科技創新驅動行業持續健康發展的目標。
在袁仲雪同志的號召與引領下,國家橡膠與輪胎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目前已匯聚了國內橡膠與輪胎行業半數以上的專家,建立起以企業為主體、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的科技創新體系,形成了3000余人的專業研發隊伍,主持和參與起草了國家、行業標準103項,擁有專利、軟件著作權720余項,其中發明專利184項;承擔國家級科研項目逾200項,承建國家、省、市級重點實驗室18個。同時,還建起了國家級的國際聯合研究中心,積極探索“項目--人才--基地”相結合的國際科技合作新模式,并在多個國家和地區設立分支研發機構,使國家橡膠與輪胎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往技術領先、人才聚集、示范引領的國際化平臺方向發展。
2013年,國家橡膠與輪胎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被科技部確定為全國唯一的發展模式創新試點,在袁仲雪的推動下,該中心目前正組織行業骨干企業和重點科研院所圍繞重大共性關鍵技術進行聯合攻關,持續加強行業服務和開放共享,引導全產業鏈協同創新,發揮行業龍頭作用,推動行業升級發展。
三、創新科研管理機制,成就輪胎強國夢
平臺搭建起來后,袁仲雪確立了以市場為導向的研發資金調配機制和能充分調動積極性的利益分配體制機制,從根本上保證了科技人員研發創新的積極性;與此同時,袁仲雪還提出了“為創新失敗埋單”的文化理念,努力營造科學民主、寬松包容的技術創新氛圍,使科研技術人員沒有任何顧慮,輕裝上陣。
在袁仲雪的帶領下,國家橡膠與輪胎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的創新精神和創新活力無處不在,技術突破和創新成果層出不窮。始終把自己定義為科研一線人員的袁仲雪堅信:中國下一輪經濟的發展要靠科技剛性需求的拉動,需要深厚的基礎研究和大系統、大集成、大數據、大協同的創新模式。袁仲雪和他所引領的國家橡膠與輪胎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一定會肩負起橡膠輪胎強國的歷史重任,勵精圖治,爭取建黨100周年之際,使中國的橡膠輪胎行業躍居世界前列。